八七四 日耳曼皇帝的信_搞化学的不能惹
F4小说 > 搞化学的不能惹 > 八七四 日耳曼皇帝的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八七四 日耳曼皇帝的信

  刘大双今天日程安排得很紧,午餐和晚餐都安排了和客人一起吃。

  午餐与日耳曼人汉斯一起共晋,外事厅厅长施肇基坐陪。

  午餐就安排在了保安军司令部的一间小餐厅内。

  没办法,谍报厅已经破获了几起针对刘大双的暗杀行动。

  现在刘大双的父母都被秘密保护起来,轻易不露面。

  在这小餐厅里聚餐,总感觉氛围差了点。

  刘大双很怀念自已在靖安街上随便找个小饭店吃饭的惬意生活。

  可这些已经离他很远了,他再也没有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了。

  “熬上个十年八年,等华夏富强了,老子就退休,才不当这个什么狗屁领导!”

  刘大双常常在心里憧憬着。

  今天的午餐是淮扬菜,厨师是姚雯雯在上海找来的。

  当初姚雯雯在电话里娇滴滴地说:“大双哥,别整天茄子炖土豆,酸菜炖粉条的。一大锅粘粘乎乎,重油重盐,对身体不好!……”

  刘大双听了都想笑,跟老子讲养生,老子比你知道的太多啦!

  以前的电报上天天有人霸着屏幕谈养生。

  结果怎么样?

  一个卖包医百病的保健品老总,五十多岁嗝屁了。

  一个天天教大家运动,跳健美操的,也是五十多岁香消玉殒了。

  不过,架不住姚雯雯软磨硬泡,刘大双还是同意了。

  别说,吃过几次淮扬菜后,还真的觉得味道不错。是比那一大盘子一大盘子粗制滥造的东北菜好吃。

  所以,这阵子接待客人,刘大双也讲究了,美食美器。

  菜是淮扬菜,餐具也是专门订制回来的。

  这套餐具是乳白色、半透明的细瓷,上面淡淡的点缀着小红花。

  这也是靖安这两年才推向市场的高档货。一套就要几百元,比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还要高。

  没办法,这几年刘大双穷怕了,什么赚钱干什么。

  话还得从头说起,前几年姚平治送了他一套景德镇产的细瓷茶具,真个是“薄如纸、白如玉、明如镜、声如磬”。

  姚平治把这套茶具吹得神乎其神,说是景德镇不传之秘,一套就要瓷土几百两银子。

  做为学化工的刘大双却只是笑笑,他可知道,这种细瓷两百多年前刚刚出口到欧洲时,确实把欧洲人镇住了。

  可欧洲人也不傻,高利润刺激下,刻苦钻研,终于研究出了骨瓷。

  骨瓷是用牛羊骨粉和瓷土一起烧制,做出来的瓷器乳白色,半透明,和华夏的细瓷不相上下。

  后来的二百多年,欧洲人一直不断改进配方,做出来的骨瓷已经比华夏的细瓷还要高档。

  骨瓷最好的原料是牛骨粉,牛骨粉、瓷土、粘一上按照五成、二成半、二成半配比烧制出来的最高档。

  刘大双当初读大学时,学校有陶瓷系,他一个老乡在陶瓷系就读。

  平时吹牛时就说,不要老说华夏陶瓷如何如何?真正高档的是欧洲骨瓷。然后,还把配方吹了出来,刘大双就记下了。

  缺钱花了,就想办个高档骨瓷厂。

  靖安是草原,牛骨头可有的是,扔在地上都没人检。

  叫了个家丁孙老二,现在改名叫做刘宝来。

  把配方交给刘宝来,叮嘱他死都不能说。

  刘宝来原来在砖窑干过,是二十九个家丁里唯一见过烧窑的。

  虽然烧砖和烧窑不是一码事,毕竟沾点边。

  刘宝来频频点头,发誓就算是三刀六洞,他也不会说。

  公子把这么机密的东西交给自己,那就是绝对信任自已,把自己当家里人了。

  刘大双又花大价钱从江西景德镇请来一套人马,包括和泥、做坯、绘画、上釉、烧制都齐了。

  试验了大半年,骨瓷烧成了,马上成为靖安的拳头产品。

  汉斯是识货的,看着手里的餐具,也是赞叹不已。

  这在欧洲是玉室和贵族用的,平民百姓可用不起。

  这小子变了!十年前捧个粗瓷大碗,喝面糊糊都喝得哗哗作响。

  现在却是彬彬有礼,有条不紊,汤匙、小碗、筷子摆得整整齐齐。

  今天的莱也挺讲究。

  每个人上了一蛊蟹粉狮子头,一揭开盖子就香气扑鼻,里面还放着两片嫩黄的小白菜。

  水晶肴肉、文思豆腐、松鼠鳜鱼、虾籽蒲菜等四个菜摆在桌子上。

  “汉斯先生,尝尝这个虾籽蒲菜,这个蒲菜可是靖安没有的。专门从我家乡运过来的!”施肇基笑着说。

  “好吃!好吃!”汉斯筷子不停,嘴巴里也是称赞不已。

 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汉斯吃了个差不多了。

  他停下了筷子,从身上摸出一封信,交给刘大双说:“刘长官,这是我们皇帝给您的密信,请您一阅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4sf.com。F4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f4sf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